年根
  上海試行垃圾分類有一段日子了。在昨天的有關垃圾分類立法聽證會上,大家熱議是否要設置生活垃圾分揀員,這一崗位的用處在於對居民投放的垃圾進行二次分類,這樣可以減少垃設計裝潢圾處理公司的後續工作量。有的市民代表就提出,如果大家都知道分揀員會二次分類,那麼很有可能就會有人偷懶,胡亂把垃圾扔進桶里。
  這樣的顧忌相當有道理。我所在的小區已經實行垃圾分類幾個月,就我的觀察來說,居民們還是相當配合垃圾分類工作的。在分類垃圾桶邊上,居委會有一個監督員站在那裡,她會對沒有做好分類的居民提出意見。居民們都覺西服得,一旦被監督員批評挺沒面子的,所以在家裡就認真做好分類。不過監督員私下裡也和我交流過,因為他們是在一個固定時段,比如8:00-9:00、19:00-20:00居民集中扔垃圾的時間,有專人站崗。在站崗時間之外,還是會有人亂扔垃圾。其實這就是人的惰性,要改變很難,需要長期監督和鞭策。
  我在日本居住的時候,體會過那種無時無刻的監督。日本的垃圾分類舉世聞名,但這並不全是靠市民自覺,很大程度上源自於嚴格的制度。他們的垃圾車每天只帶走不借貸同性質的垃圾,比如周四是有機垃圾,周五是可燃垃圾等等(分類很複雜),所有的垃圾袋都要求是符合標準的透明袋子 (在超市指定購買,其中包括垃圾處理附加費)。環衛工人會把不符合標準的袋子或者內容不符合今日分類的袋子留在原地(一般是自家門前或街角)。由於垃圾拋置地是公共場所,這樣整個社區都會知道今天有人亂扔垃圾,物業或者居民們會很快找到是誰亂扔的,不客氣的會把垃圾袋扔到這家人家門前。對於日本人來說,這非常丟臉。對於經常亂扔垃圾的人家乃至社區,垃圾車會拒絕再來回收。所以日本人不亂扔垃圾,既是素質關係,也的確是不敢亂扔。
  我們要做好垃圾分類,也需要這樣的社會集體監督機制,長期不懈的台北港式飲茶努力,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
  (西服原標題:垃圾分類需要“圍觀”式監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k73tkhwf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