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肥圓厚重的“胖女人”遇上輕盈纖薄的絲綢,會產生怎樣的碰撞?是相得益彰還是大異其趣?近日,廣州雕塑院院長許鴻飛在意大利米蘭以一場藝術衍生品品牌發佈會的形式,回答了這個問題。
  今夏,一貫以特立獨行著稱的許鴻飛帶著他20多個或憨、或媚、或嗔、或痴的“肥女人”系列雕塑,再次漂洋過海辦展覽,去到了英國倫敦,去到了意大利都靈,沿途收穫著人們的驚嘆和贊許;而當他們去到素有“世界時尚之都”之稱的米蘭時,許鴻飛捧出來的,則是他最新的系列作品:絲巾、墨鏡、皮帶、手錶、香水。在這些以“鴻飛”命名的時尚配飾上,“肥女人”依然是不變的主題,卻不再是硬邦邦的重型雕塑,轉而以絲綢、翡翠、水晶等質料和形式來呈現。
  這場來自遙遠東方、首個以中國藝術家個人名字來命名的藝術衍生品品牌發佈會,一時間成為當地藝術評論家和相關媒體關註的焦點,也引發了業界對中國藝術衍生品發展狀況的高度關註。
  南方日報記者 譚亦芳
  “沒有創意研發的衍生死不足惜”
  藝術衍生品,顧名思義就是由藝術作品衍生而來的藝術與商品的結合體,目前主要的做法是把藝術作品“嫁接”到紡織品、陶瓷、照明、牆飾、服裝和首飾等各個商業領域。“這種‘嫁接’絕對不是簡單的複製或移植,而是要以現代審美理念對原作最具代表性的審美元素進行提煉、再創造,所衍生出的‘增值’部分能否成功,關鍵就在於創意研發環節。”許鴻飛認為:沒有創意研發的衍生,“死一百次也不足惜”。
  經過慎重考慮,許鴻飛選擇了和意大利設計師保羅·維米利(Paolo Vermigli)合作,正是出於對意大利高品質的生產工藝和其根深蒂固的文化創意傳統的信賴。Paolo Vermigli向記者介紹說,從重型雕塑衍生出時尚單品並非易事,要把藝術家最獨特的風格和主題予以不同介質的完美呈現,他們在整體設計原則下,精心選擇了優質的質材和製造商:墨鏡鏡架質材選用了鈦和特殊的有機玻璃,委托威尼斯著名的眼鏡製造商製造;手錶上弦表冠選用了許鴻飛陽臺上的圓形雕玉,在意大利設計,由瑞士廠家製造;絲巾的製造地選擇在名聞遐邇的科莫湖,圖案設計以花卉為主題的畫和明艷的時尚色彩;香水瓶身則忠實地再現了豐腴而圓潤的“肥女人”胴體,水晶香水瓶均由科爾瓦德爾薩歷史悠久的玻璃廠製造生產。
  Paolo Vermigli強調,該系列時尚單品只迎合特定消費群,每一件均為限量產品。如絲巾每款僅推出100條,手錶每隻均有唯一編號。
  對於許鴻飛的大膽嘗試,米蘭佈雷拉美術學院主席、知名藝術評論家Cristina Muccioli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肥女人’及其衍生品顛覆了以纖瘦為美的固定模式,圓潤飽滿的藝術形象與翡翠、絲綢的相遇出乎意料的和諧,令人驚艷。”Florence is You雜誌社負責人Anna Baizani指出,藝術家不應局限於單一材料的創作,許鴻飛此次展出和發佈的雕塑及其衍生品“即使乍一看沒有遠離通常意義上的東方藝術形式,但實際上實踐著與西方現代文化的交融與結合,這是一種非常有益的嘗試。”
  “藝術家本身也應該是生活家”
  在歐美髮達國家,以藝術品授權為核心的文化衍生產品開發,已成為文化產業中的重要一環,許多博物館、美術館依托各自的館藏資源,形成了頗具規模的創意產業。有數據顯示,英國泰特美術館商店年銷售額達3億—5億元,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年銷售額達5億—7億元,而在中國內地,藝術衍生品產值超過500萬元的博物館僅有北京故宮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兩家。
  業界普遍認為,國內藝術衍生品市場“前景廣闊而障礙重重”:有2000億元以上的市場空間,目前僅開發了其中的10%,面臨著缺乏相應的知識產權體系和政府監管體制、營銷渠道單一、生產交易鏈條未完全打通、產品開發水平低,文化創意和設計水平差、附加值評估水分高、缺乏金融資本支撐等重重障礙。與此同時,以藝術家個人品牌為號召建立的衍生品更是鳳毛麟角。也有部分著名畫家嘗試把自己的代表作運用到茶具、絲巾、T恤的設計中,但普遍還只是蜻蜓點水式的嘗試,通常作為禮物贈予作品收藏者,對藝術衍生品的深入挖掘還遠遠談不上。
  何為深入挖掘?如何贏得市場和消費者的青睞?許鴻飛認為,藝術衍生品的設計開發應該註重創意與實用性的結合,向社會生活領域滲透,融入人們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如果僅僅作為單純的陳設品和紀念品來開發衍生品,這條路只會越走越窄。”相關市場調查結果印證了他的這一觀點:數據顯示,70%以上的參觀者願意購買具有實用性的藝術衍生品,而希望購買觀賞陳設類的觀眾不足20%。
  從倫敦到都靈,許鴻飛面對媒體,談的都是“胖女人”的人生哲學和生活智慧:知命樂天、達觀從容;到了米蘭,他侃侃而談的卻是對時尚的理解和認知。“藝術家沒必要過分強調清高,與此同時,清高並不等於清貧。正如大師黃永玉所說的,人們都愛標榜自己‘出淤泥而不染’,其實對藝術家來說,染一下又何妨。”他坦言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就很喜歡時尚奢華的單品,而此次推出藝術衍生品的初心,與他本人一直以來對藝術的願景是一脈相承的,那就是“藝術必須走出畫廊和博物館,使人們在生活中享受到藝術的樂趣。無論是我的雕塑,還是時尚單品系列,傳遞的都是快樂生活的理念。”
  許鴻飛認為,要讓藝術衍生品風靡社會,藝術家本身也應該是生活家。國外的藝術家,常常能將藝術和生活融合到一起,因此開創出具有審美價值和收藏價值的衍生品。內地的藝術家大多只為藝術而藝術,沒將生活融進作品,也沒有將藝術融進生活,生活與藝術割裂開來,因此很難帶動起一種生活、時尚的潮流。如果中國的藝術家都很有生活氣息,很有個人品味,肯定會將更多時間投入到藝術衍生品的開拓中,做出有創意的產品。
  事實上,藝術家與時尚品牌的合作早已有之。如畢加索與香奈兒的攜手,LV與草間彌生的合作等,時尚品牌有了天才藝術家的參與設計,品牌價值得到了升華。
  “並非所有的作品都具備可衍生性”
  可以用於衍生的作品必定具有公認的經典性。消費者是帶著對原作的特定感情來購買衍生品的,可以說,只有經典作品才更有轉化的可能。像英國國家美術館收藏的梵高作品《嚮日葵》,就被廣泛運用於茶杯、雨傘、旅行袋或服裝上,人們是懷著對該作品的敬仰、喜愛來購買其衍生品的。
  許鴻飛認為,只有藝術家的作品已經獲得了較高的知名度,擁有廣泛的社會接受面,這樣帶出來的衍生品才能被普遍認可,並逐步走向產業化。“如果藝術家沒任何名氣,即使衍生品用土豪金來做,估計也很難產生什麼影響。”
  真正的衍生品必須以原作為依托又別開生面,在設計上達到一定的高度,並配以完美的工藝。“有的雕塑家將原作縮小了批量賣,以為這就是藝術衍生品,實際上是誤入歧途。本來雕塑作品十件以內都是原作,現在滿街都是小複製品,那不是自己衝擊自己嗎?”
  而雕塑和繪畫、音樂一樣,可以跨越東西方文化差異和障礙,在舉辦世界巡展的過程中,許鴻飛不止一次看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個個肥圓可愛的“肥女人”面前都會忍俊不禁、宛然一笑,他認為以“肥女人”為主要設計元素的絲巾、眼鏡、香水等時尚消費品也具有這個傳播特質,不需要解說,不需要詮釋,只要與人們的文化理念產生對接,同時迎合了人們的審美預期,也就具備打動人心的力量。
  但凡創新,總伴隨著種種爭議,對此許鴻飛一直很坦然:“我做事的原則是:只要有機會,我就向前走,朝外走,而且能走多遠走多遠。很多人問我,我做世界巡迴展、我做藝術衍生品投入巨大,但回報能有多大?什麼時候才有回報?對這個問題,我並不去多想。如果每做一件事之前都想著要有回報,那就沒辦法去做事,也根本不會有回報。”
  對於此次發佈的藝術衍生品,許鴻飛稱並沒有指望在短時間內產生什麼效益和市場回報,也未有明確的市場推廣時間表,“但我在做之前沒有做過的事情,做我真正感興趣的事情,這已經足夠了。”  (原標題:把胖女人帶回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k73tkhwf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