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記者回憶隨鄧小平訪美
人民日報記者回憶隨鄧小平訪美

人民日報記者回憶隨鄧小平訪美
人民日報記者回憶隨鄧小平訪美
  8月8日,電視連續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在央視一套黃金強檔開始首播 ,引發收視熱潮。第26集中,鄧小平率團訪問美國給觀眾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事實上,鄧小平訪問美國的時候,美蘇爭霸正酣,世界局勢動蕩。也正是在這年的1月29日,美國白宮南草坪上首次併排升起五星紅旗和星條旗,美國總統卡特為中國的貴賓———鄧小平副總理舉行歡迎儀式。這是一個極不平凡的歷史時刻。此前不久,中美兩國剛剛結束了近30年的隔絕,宣佈正式建交。而在這一歷史進程中起過關鍵作用的鄧小平,此刻又作為中國人民的代表,開始增進兩國相互瞭解、友誼和信任的訪美之旅。
  對於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政治性隨訪報道的《人民日報》記者袁先祿和蔣元椿來說,隨著訪美行程的展開,等待他們的實際困難還有很多……
  “我不記得白宮以前曾經有過如此令人激動的場面”
  1月29日上午,當鄧小平和夫人一行乘車來到白宮時,一千多名現場民眾揮舞中美兩國國旗,向中國貴賓歡呼、鼓掌。卡特總統和夫人陪同鄧小平和夫人登上演講臺。樂隊奏起中美兩國國歌,禮炮鳴19響。兩位領導人檢閱了儀仗隊。有美國記者感慨,一個國家的總統舉行正式儀式,隆重歡迎另一個國家的副總理,還陪同檢閱三軍儀仗隊,這在世界外交史上極其罕見。
  卡特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當時也在現場,他曾回憶道:“當時的氣氛就像充了電一樣,我不記得白宮以前曾經有過如此令人激動的場面。”
  條件有限,隨訪報道似易實難
  這一歷史性訪問的美好開局,也預示了此訪碩果纍纍的圓滿成功。但是,對於隨訪記者袁先祿和蔣元椿來說,困難才剛剛開始。
  當時,人民日報社在美國還沒有記者站,所發稿件都是通過新華社傳真回北京。兩人不得不一人在外採訪,一人閉門寫稿,然後根據現場情況補充場景的方法發稿。更為棘手的是,記者在採訪活動中常常被限制在一定距離之外,看不到現場情況,聽不到談話內容,有時只是跟著走一圈,有時乾脆只能在門外等候,不得入內。如鄧小平同志在休斯敦參觀美國宇航中心的時候,記者就未能進入中心。國宴和某些會談的場合,記者也不能直接參加,只能依靠外交部官員的吹風。
  另一方面,美國各界也極為珍惜來之不易的中國貴賓,鄧小平同志的訪問日程安排得滿滿噹噹。記者立刻意識到,不能疲於奔命,對每個活動都做流水賬式的報道,而要抓住適當的時機,巧妙地把最重要的部分報道出來,尤其要把鄧小平同志通過此訪向全世界傳遞的信息,明白無誤地告訴讀者,傳播出去。
  兩名記者心裡明鏡兒似的,此次隨訪報道不僅有困難,還很複雜。
  辦法總比困難多。每到一地,兩人便立刻收集當地最新的報紙,尋找有用材料,使報道增加現場感。在第一篇報道《歷史性的訪問》中,提到美國《安克雷奇日報》用特寫大字號通欄標題,用頭版和第四版整版刊載中美兩國駐對方聯絡處主任來安克雷奇迎接鄧小平的長篇報道,就是從基地指揮部送給代表團的報紙上得到的。
  在《人民日報》報道鄧小平同志訪美的另外4篇報道中,記者著眼於凸顯在不同場合下所顯示的中美友誼。
  在肯尼迪中心,人民日報記者報道了由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舉辦的文藝表演。現場約200位小朋友合唱《我愛北京天安門》讓鄧小平為之動情,他和夫人走上舞臺熱情擁抱並親吻了孩子們。當天的美國報紙這樣評論:鄧小平真誠親吻美國兒童的場面,恐怕會讓美國不少政治家重新學會如何親吻孩子。
  在亞特蘭大,人民日報記者在《陽光地帶的熱情》一文中,報道了鄧小平同志會見已故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的夫人和向金的墓地獻花圈、親吻黑人孩子的場面,強調了中國人民對美國黑人的友誼。
  在休斯敦附近的西蒙頓小鎮,鄧小平觀看牛仔競技表演時戴上寬邊牛仔帽的一幕,給美國人留下了最為深刻的印象。成千上萬的美國人當時通過電視觀看了現場報道。對於美國人來說,鄧小平欣然戴上牛仔帽觀看牛仔表演這一舉動看似隨性,卻表達了他對美國文化的尊重和對美國人民的友好。鄧小平頭戴牛仔帽、向美國公眾揮手致意的友好和自信形象已定格在歷史中,成為中美關係中的一個永久象徵。
  在白宮玫瑰園,鄧小平同美國總統卡特在第三次會談結束後一起與記者見面,宣佈雙方對會談結果深表滿意,表明此次訪美大功告成。記者抓住機會,採寫了《玫瑰園裡春意濃》這篇報道,把鄧小平同志在不同場合宣告的各項政策,融合在一起,向讀者充分展現了此訪重大的戰略意義。
  滄海橫流,資深記者不改拼搏本色
  在蔣元椿看來,報道中美兩國友好和友好的程度,是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的。當時,世界各方政治力量都在關註,並將根據中美關係的這一最新事態,調整政策來適應新形勢。因此,《人民日報》並沒有籠統地大談友好,而是在報道中指出,美國政府對鄧小平同志此訪的重視,是“符合美國利益的”。這並非套話,而是嚴峻的現實。雖然美國民眾對於中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有著極大的欽慕之情,但國家之間“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後來成為人民日報社國際部主任的蔣元椿能夠有此番感慨,並非虛言。1979年隨訪美國時,蔣元椿已是年近六旬的資深記者。不僅如此,他還曾經戴過“右派”帽子、下放農場勞動、送進幹校學習……就在他感到自己“韶華逝去,來日無多”的時候,接到了隨訪美國的任務。蔣元椿深知這次報道任務的重要性,更清楚其複雜性,但歷練豁達的他也把這次任務看作是自己恢複名譽的機會。兩位記者剋服重重困難,圓滿完成了採訪任務,真實記錄了這一歷史性時刻。這次經歷無比珍貴,縱使時光飛逝,也不損其熠熠光輝。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鏡鑒:jingjianpd,原載於《歷史的腳步——人民日報國際部史料集粹》)
(編輯:SN1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k73tkhwf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